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078|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生命的尊严

[复制链接]

477

主题

0

好友

1631

积分
级别
6 金牌会员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12-3 20:02:2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为什么旅行?毕淑敏打了个比喻,说我们每个人都是井底之蛙,只不过井口的口径大小不一样罢了。去旅行可以把这个井口的口径掘的大一些。   

  那为什么要带上灵魂呢?难道灵魂还会跟身体分开?借印第安人的传说来说,如果身体走得太快,要安营扎寨住上几天,等一等灵魂。   

  我们没有机会去沿着作家的足迹旅行,按作家的说法,我们习惯于把旅行的花费折算成日常的米面开销,这样的观念在现在的时代未免有点迂腐。   

  殊不知我们大部分人迫于生计还必须保持这样的思维方式,我便是如此,所以所到之处寥寥,“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的观念还只停留在理论层面。值得庆幸地是,有人带着我远行的愿望走了这么远,还非常地细腻地记录了下来,在一个假期里与这样的人一晤,在她的书籍里走上旅途,也算得偿所愿。作者去的地方很多,其中走过的三个地方,平常人不去,给我的震撼也最大。   

  作者早年学医,当过医生,所以跟医学沾边的地方,她都每站必到,这就跟平常人有所不同。作者来到了芝加哥“国际外科博物馆”,此地陈列着历史悠久,透着古怪的各种仪器。这些仪器对比现在的精密仪器显得那么简陋和粗糙,简直就像一个个的刑具。作者详细叙述了一个输血器,描述了人与动物的换血,人与人的换血的惊悚过程,没有化验血型的换血就是“夺命”。医学的蒙昧时间里,不知道有多少活生生的人带着生的希望在刑具般的仪器下一命呜呼。   

  看到这一篇的时候,我仿佛来到了医院,周围弥漫着消毒液的味道,每个人的脸上都写着惶惑和担忧。医院是一个每个人都不想去但必须去的地方,它有时候日常地像一节站台,又有时高大上地联通生死,它是你绕着走却最终能绕回来的地方。当你有那么一次被安置在手术台上时,你是那么的脆弱和无助,各种稀奇古怪的仪器你并不知道它们是干什么用的,但知道它们都会作用于你的肌肤,骨骼,甚至内脏。   

  作者说,什么是外科呢?就是把那些残破的无可救药的肢体和脏器,从整体上切割下来,把那些可堪补用的部分穿针引线地缝缀起来。   

  想一下,截肢,换眼角膜,换肾,心脏搭桥……种种熟悉的名词确实被作者道尽外科的本质,不禁也让人背后丛生凉意。   

  我想起我也曾上过手术台,有一次是因为肺炎,往气管里插管子,周围什么都能看见,但你就是不能呼吸了,四肢都被压住,你想喊,你想呼吸,但你什么都做不到。当你经历了这些从手术室里出来的时候,所有的人都不知道你身上经历了怎样的痛苦,怎么可能感同身受呢,你自己就是你自己,可庆幸地是,你还活着。   

  生命本来就是一个物,部分构成整体,当某一天一个部分宣告结束的时候最好的十佳专业治疗白癜风的医院,整体的物也就可以结束。所以,感受一下心脏的跳动和呼吸的一呼一吸间。生命是多么脆弱地存在,存在地又多么的生动,着实值得敬畏。   

  作者还非常关心西方社会的一些福利机构,作为一个作家,我想她关心的命题就是“西方人生命在即将结束时如何度过”,她来到了老人院。   

  老人的形象是不分国籍的,白发,皱纹,迟缓的发音和身躯是他们的标志。衰老是每个人在这个世界上必须走完的一段路,即便你想方设法地去隐匿你的年龄,但还是掩耳盗铃,它还是非常真实地清晰地呈现出来,这是一种必然,迟早要接受的一件事。但不是每个人都能拖着一个日渐残破的身躯还能有一颗坚强的心。   

  中国有个词叫“老小孩”,是啊,老人像小孩一样脆弱,像小孩一样需要人的照顾。老了,老了,孩子长大了,相伴一生的伴侣也随着老了,没有多少能力去爱别人了,但却更需要别人的爱。   

  但人啊,爱子女容易,爱父母难。抚摸光滑的孩儿面容易,抚摸散发着味道布满皱纹的皮肤难。   

  西方的高科技竟然发明了一种洗澡机,只要坐进去,关上舱门,就可以自动洗澡了,但是没有哪个老人愿意去洗。作者说“在孤寂的震荡中,独自体验着自己的衰老和残疾,是一件残忍的事。”  北京哪家医院白癜风手术最好  

  等你老了,脸庞上可以继续浓墨重彩——西方的老人哪家白癜风能彻底治愈还注重装饰;居室也可以四季如春——西方的很多老人住在别墅般的屋舍里;但中外相同,心灵的温度是无法靠孤寂加温的。《十一块宝石婴孩的项圈》这个故事里,老奶奶带着一个串满了宝石的项圈,每一个宝石代笔她的一个孙子或孙女。老奶奶向客人们炫耀这个光彩夺目的项圈,但是孩子们,“来过,可是,已经很久不来了……”,这则故事的寓意,跟一首中国歌曲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这首歌叫做《常回家看看》。   

  《奶奶是没有翅膀的天使》中,四十多岁的米绍博士化装成70岁的老妇人,来到老年服务中心住了三天,还到了一家医院,竟然没有人认出她不是真正的老年人。不是因为化妆技术夺么高超,是因为压根就没有人认真地看她一眼。   

  再看看社会上诸多因为赡养老人问题,兄弟姊妹反目成仇,家人大打出手的事件,孩子们因为什么赡养父母,不是因为反哺之心,是因为房子,财产。老人们稍有偏向,稍有处事不公,姊妹们利益一旦不均,就立马变成了不赡养老人的理由。父母爱你们的时候,有理由吗。而孩子们,你们的赡养难道都要找个理由?   

  家人的冷漠,社会的冷漠……难道每个孤单的老人都要带着绝望对抗这样的冷漠?一个真正文明的社会,一定会让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让老人也活的有尊严,这是中西方共同的命题,也是人类文明的命题。   

  作者还来到了临终关怀中心。   

  猝来的重症让人提起步入死亡之谷,此生已有太多值得偏执的事,要放下怎不会恋恋不舍;也有很多人惊醒以前并没有真正活着,那么告别是多么痛苦和不甘的事情。   

  《艾滋之椅》告诉你,面对死亡,心态的安然还需要学习。——等你已近末路,你要学会看到阳光和树叶的静好,你要学会告别,学会宁静和安详。   

  老人和临终病人,两类人的处境说的其实是同一件事:人需要关怀,而且是有温度的关怀。   

  《斯特朗的地毯鞋》中,风烛残年的老人把对生活的期待,编织成一件件工艺品,作者买下了一件工艺品,并不只是为了纪念旅行,是为了让制造者有成就感。   

  《让死亡回归家庭》中,护士索菲在病人最后的时间里,抵达病人家中,一直陪伴病人到最后。   

  作者说,“现代化剥夺了人死在自己熟悉的安全的家里的权利。让死亡回归家庭,让濒临死亡的人,享有最后的安宁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网站地图|帮助中心|商务合作|法律声明|诚聘英才|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0-2012 宁波夜网论坛 (www.0574snyw.com)  版权所有
官方QQ:2030314199  邮箱:2030314199@qq.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