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9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浙江宁波市镇海区三个船老大与镇海外海捕捞往事宁波桑拿休闲论坛

[复制链接]

2828

主题

0

好友

9258

积分
级别
9 管理员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6-28 23:09:1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靠海吃海,镇海是一个沿海地区港口小城,曾经有不少人以打渔谋生。他们以船为家,在汪洋大海中捕鱼,宁波桑拿休闲论坛为镇海人的菜篮子提供源源不断的海鲜。
  时过境迁,今天,我们的城市因港口变得更加繁荣,市民的生活日益富足,镇海最后一批出海捕鱼人早在2005年和2006年歇业,不再出海捕捞。那段捕鱼人的往事,是镇海的一个历史变迁的拐点,关系到城市中每一个人的生活。日前,记者采访到镇海最后一批退出外海捕捞的船老大——王康年、周善福、郑国尧,他们的故事是那么的精彩,让我们一起听听吧!
  镇海地处东海之滨,为长江、钱塘江、甬江和象山港出口处的中心海域,大量淡水注入附近海域,在咸淡交汇处产生大量浮游生物,为海洋鱼类提供丰富的饵料,鱼类肉肥味鲜,形成了著名的大渔场舟山渔场。
  向东是大海,镇海人很早就干起了外海捕捞。“外海渔业以澥浦流网起源最早最盛,相传有近千年历史。”(《镇海渔业志·外海捕捞》)。外海捕捞给镇海人民带来了大量的海洋鱼类,丰富了我们餐桌的菜品。这种成年累月的饮食积累,让海鲜成为镇海人最喜爱的菜肴。所以,的菜篮子工程中,海鲜是必不可少的。
  贺满祥是镇海水产局最后一任局长,于**上任。他表示,当时,每到临近春节,水产局就会组织镇海的水产公司在城关镇(招宝山街道)年货市场集中销售海鲜,这个时候,就会出现人们排队购买海鲜的景象。人们争相在此购买海鲜的原因,一个是年货市场上的海鲜比较齐全,一个是让利与民,年货市场所卖的海鲜由补贴,价格比平时要便宜10%。
  实际上,新中国成立后,海鲜一直是菜篮子工程中必不可少的菜品。新中国建立之前,外海捕捞主要是大户组织渔民出海打渔,渔民是大户的长工,捕捞上来的鱼归大户所有,大户将鱼在市场上高价卖出,普通百姓吃上一顿海鲜也不容易。新中国成立后,根据社会主义的要求,镇海的澥浦镇、城关镇都成立了自己的海洋渔业大队。渔业大队是人民下属组织,大队男的以打渔为生,女的以渔具生产、修补为生,采取的是基本工资加励的供给制度。
  对渔业生产非常重视,1955年成立镇海县渔业生产指挥部,由副县长兼指挥,办事人员以水产局为主体。渔汛期间,生产指挥部会派人赴渔场指挥生产。为适应渔业生产流动性特点,指挥部采取随鱼群游动而灵活转移或分点指挥的方法。如,上世纪五十至七十年代,冬汛带鱼洄游,始发于花鸟岛东北海域,中心在嵊山渔场,经浪岗、中介山到洋鞍、渔山渔场,最后至大陈渔场。渔业生产指挥部的驻地,也随着带鱼游而逐步转移,自嵊山、洛华,经沈、普陀山至石浦,最后抵大陈岛。
  生产指挥部驻渔场人员轮流深入渔船,掌握生产动态。每逢刮风打暴,渔船回港间隙,召开老大会议,交流增产经验,部署下风生产。生产指挥部还组织水产、人武、银行、物资、医疗等部门赴渔场服务,及时做好鱼货收购、渔需物资供应、存汇款和治安等业务。这种深入海岛、现场的领导方法,持续了30年之久。上世纪七十年代后期,因渔汛发生变化,渔船分散捕捞,渔业生产指挥部失去作用,1983年停止赴渔场指挥。1984年,机构撤销。
  郑国尧曾是澥浦镇海洋渔业大队的社员,王康年、周善福曾是城关镇海洋渔业大队社员。和所有的渔民一样,他们三人十几岁时便跟随长辈出海捕鱼。郑国尧1961年下海捕鱼,当时16岁;王康年1962年下海捕鱼,当时仅14岁;周善福1964年下海捕鱼,当时15岁,三人都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当了船老大。他们记得,当年渔业生产指挥部到渔场附近流动办公,给海洋捕鱼带来了很大的便利,捕捞上来的鱼货在海上很快就能卖出,为他们节省了不少返回港口卖鱼的费用,深受渔民的欢迎。
  王康年、郑国尧、周善福三位船老大都是十几岁就开始下海捕鱼。在船上,新人都要从伙长做起。伙长,就是负责烧饭做菜的。但是,伙长并不只是烧饭做菜,拉网、捕鱼、扫地这些脏活、累活也要做。“第一年,上半年我主要做拉网、捕鱼、扫地的活,下半年给大伙烧饭做菜。”王康年说。伙长要做多长时间不一定,王康年一做就是三年。伙长往上是伙计,也就是水手。王康年在这一级做了两年。再往上是二副。直到1974年,王康年当上了船老大。船老大是一艘船的最高指挥,王康年从水手做到这一用了12年,这在他们三人中是最快的了。
  “船老大要有很多航海的本事,但对渔船来说,船老大最主要是能掌握鱼群的,带领渔民捕捞更多的鱼,这一点没有经验是做不到的。”王康年说。
  在海上捕鱼会遇到很多困难,对一名船员来说,首先要克服的是晕船。周善福对当年自己晕船记得尤为深刻。第一次登船,他晕船厉害,两三天以后才渐渐适应。1966年,周善福的渔船上来了几名复旦大学的学生,想要体验渔民的生活,就跟他们一起出海。他们没想到晕船是那么难受。好在那次出海时间不长,四五天时间就回到岸上了,上岸之后他们表示再也不敢来体验了。说到晕船的感觉,周善福表示像孕妇孕吐似的,吃了吐,吃什么都没胃口。有一次,他三天没喝过水,整个人虚脱,没有力气动弹和说话。“老渔民也晕船,就是后来,每次出海我都会晕船。”周善福说,但是既然选择了打渔为生,只能。
  外海捕捞是根据鱼群的游动而流动作业的。王康年记得第一次出海是在三月底。出发的时间,出海捕捞人最常选择在中午时分。那天,船从甬江口出发,开了将近20个小时,到达目的地——江苏省启东县吕四镇附近海域吕四洋。他们在那里捕的是小黄鱼。5月份,船队来到了舟山岱巨洋,在这里捕的是大黄鱼。到了秋季,船队又开到了朱家尖(南)州山东面海域捕鱼。冬天则在嵊山捕鱼。这里海洋渔业资源丰富,可以捕到带鱼、鲳鱼、黄鱼等,是舟山渔场的主要场地,最多时有10万人在此一同捕鱼。一般的船队捕鱼时间是立冬出海捕鱼,为了多捕点鱼,一直到腊月二十左右回家准备过年。而有一年,郑国尧一直到腊月二十八才回家。
  海上捕鱼,哪里有鱼去哪里,镇海船老大们往北最远的到过对马海峡、济州岛附近,往南最远到过北面不远处。
  捕鱼必备的是渔船和渔网。王康年回忆刚刚加入城关渔业队时,只有一对木制船和两对机帆船,郑国尧回忆澥浦渔业队也只有木制船六七对,机帆船两对。木船吨位小,抵御风浪差,不能远行;机帆船吨位大,抵御风浪强,可行至远洋捕捞。一艘木制船有10名船员,一艘机帆船上根据船的吨位大小可以有18—25人。
  随着镇海外海捕捞业的发展,渔船也在更新,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机帆船基本上取代了木制船,镇海外海捕捞队很少看见木制船了。镇海的外海捕捞队,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到九十年代用的主要是对网。这种网很大,一张网有300米长,袋洞直径有30米,主要捕捞的是海洋里中上层海水中的海鲜。对网捕鱼很辛苦,后来就不用了。对网撒下去一般45分钟就要捞上来。捞上来以后,将鱼拣出来,把破了的渔网缝补起来,又开始撒网。王康年最多一天下网20多次,劳动强度很大,只能偶尔为之。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后,拖网逐渐取代了对网。这种网需要的人手少,可以节约成本,最主要的是不像对网那样大,那么辛苦。
  在海上的苦,有时候来自于寂寞,来自于对亲人的。“上世纪七十年代,一年在家里的时间不超过2个月。”王康年说,直到上世纪九十年代初设置禁渔期后,在家里呆的时间才长一点。长期待在海上,船员们像苦行僧般熬过一日又一日。家里重要的事情,常常顾不上。周善福在他儿子出生时就在海上捕鱼,不得回家。不能陪伴在妻子的身旁,他很无奈。但也只能无奈,这样的事在渔民们看来很普通,哪个渔民在他的捕鱼生涯中都会碰到几次。
  海上捕鱼,非常辛苦,更的是随时可能发生。这三位船老大中,周善福过好几次险情。
  1985年,周善福带领船队到南洲山捕鱼,当时王康年也在那里捕鱼。一天,看海上刮着风,王康年感觉大风将至,就收网避风。同时,他劝周善福也收网避风,但周善福还想再多打一网。没想到,不一会十级大风刮了起来,当时已是凌晨1点左右。这么大的风,周善福那条木船哪里得住?副船上的木板被打碎了好几块,海水汩汩地从缝隙处往副船里冒。好在王康年就在附近,知道险情后马上开船靠过去,救了副船上的人,而副船最后慢慢沉没了。**,周善福再次遇险,而且是主船。这次是郑国尧陪着他浮航到安全地点,救了他。
  捕鱼苦,捕鱼,然而渔民的收入并不高。1985年之前,渔业队中渔民的收入是按照基本工资加励的供给制度执行的,所以卖鱼的收入归渔业队分配,而产出较高的船队也只是给些许的励,船队之间差别不大,一个人一年平均1000元左右。
  1985年之后,渔业队和一般的农业生产队一样,实行“联产承包制度”。澥浦渔业队、城关渔业队都执行了这样的政策。此后,渔船被船老大承包,产多产少都归这艘船的船员所有,渔民们的干劲大了。王康年承包第一年,收入就达到了5000元(普通船员3500元左右),第二年7000元,第三年8000元,第四年3万元左右,第五年8万元……
  但是,并不是每个船老大都像王康年这样,一年赚得比一年多。激烈的竞争,优胜劣汰,一大部分船老大收入没有增长,只好卖船转行。
  然而,下来的船老大日子也渐渐不好过。为了追逐利益,他们过度捕捞,让海洋鱼类锐减,鱼越来越难捕。郑国尧表示,直到上世纪七十年代后期,海洋的鱼群都在近海,在花鸟岛、大陈岛、岱山岛、衢山岛、黄大洋等海域就可以捕到;七十年代后期以后,捕鱼要去更远的地方,在中央渔场(E124°—E125°)附近才能捕到鱼。
  海洋渔业资源枯竭,让外海捕捞的利润越来越低。王康年、郑国尧、周善福等镇海最后一批船老大相继卖船,不再捕鱼。2005年王康年、周善福把鱼船卖了,2006年郑国尧也把鱼船卖了,从此镇海再也没有外海捕捞船队了。与此相关的是,2006年镇海区撤掉了水产局,仅在农业局下面保留了渔业科。镇海的外海捕捞成为了历史。
  谈到镇海没人再去外海捕捞,王康年说除了海洋渔业资源的减少,还有外海捕捞实在太辛苦了。1984年,渔业队改为渔业村之后,再也没有年轻人加入进来。年轻人出变宽了,可以读书,可以进工厂,没有人再想把子女往海上送。王康年的女儿考上了的一所大学,后来在建设银行总部工作,留在了。王康年有时候去、有时候回镇海,日子过得很安逸。
  现在,城关渔业队和澥浦渔业队市场化的要求,都改成了渔业股份经济合作社。渔业股份经济合作社有自己的资产,主要是银行存款,旧房屋以及海涂。
  失去了大海,没有土地的渔民就指望着合作社的收入来保障自己的晚年生活。也有一些从海上退下来的中年渔民在海涂上养殖,赚钱养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网站地图|帮助中心|商务合作|法律声明|诚聘英才|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0-2012 宁波夜网论坛 (www.0574snyw.com)  版权所有
官方QQ:2030314199  邮箱:2030314199@qq.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