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582|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读庄子话相忘

[复制链接]

477

主题

0

好友

1631

积分
级别
6 金牌会员
跳转到指定楼层
#
发表于 2016-11-7 16:08:0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相忘”一词基本解释为:彼此忘却。   

  这里的“相”应该是相互之间的,如相像、相识……或表示一方对另一方的动作,如实不相瞒,好言相劝……   

  这里的“忘”应该是忘记的意思,《现代汉语词典》中是这样诠释的:“动:经历的事物不再存留在记忆中;应该做的或原来准备做的事情因为疏忽而没有做。”   

  但是,从另一方面来看,忘记是记忆中的一个特殊功能,人类的感觉器官接收到的信息非常多。而忘记也能使得人只保留重要的、相关的信息,减轻大脑空间压力,是有积极意义的。   

  在现代,为了使人的智力得到开发,人们采取了诸多方式、方法对小孩子和学生从小就开始了加强记忆力的培养,而道家却恰恰相反,劝人要“忘情”、“忘我”,“相忘于江湖”。但是,就是不能忘记遵循道家之“道”——自然规律运行人生而“善始善终”。   

  你看,庄子在《大宗师》中说:“死生,命也,其有夜旦之常,天也。人之有所不得与,皆物之情也。彼特以天为父,而身犹爱之,而况其卓乎!人特以有君为愈乎己,而身犹死之,而况其真乎!”   

  从文中我们可知,庄子在前面讲了古之真人的各种境界。那些真人之所以能有如此高明的境界,达到常人所难以企及的高度,就是因为他们在“顺其自然”中看破了生死,忘记了生死;在“吾亡我”的过程中善待了生死。死和生均非人为之力所能安排,犹如黑夜和白天交替那样永恒地变化,完全出于自然。有些事情人是不可能参与和干预的,这都是事物自身变化的实情。所以,人要像敬爱天那样的去敬爱那卓越超然的“道”;要像效忠君主那样来忠于应该宗为大师的“道”。   

  庄子又说:“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与其誉尧而非桀也,不如两忘而化其道。”   
葡萄美肤
  人世间最深的感情,最真的表达,莫过于:“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庄子的故事总是那么深刻。泉水已经干涸,您如果是一条鱼,在岸边奄奄一息,这时候,有另一条鱼愿意与您共享一口水,雪中送炭的感情是多么可遇而不可求!然而,如果重新来过,您是愿意在江湖中自由自在的遨游,宁愿从来没有认识过雪中送炭的朋友,还是愿意与朋友一起在岸边争扎,不知道什么时间会突然死去?相信,大多数人会选择相忘于江湖。感情太深的眷恋与依靠,会束缚人的手脚。诚如人类社会一样,与其赞誉唐尧的圣明而非议夏桀的暴虐,不如把他们都忘掉而融化于大“道”之中。俗话说得好,“天下无有不散的宴席”缘分尽了,就让他或者她随风而去吧。   

  庄子接下去说:“夫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故善吾生者,乃所以善吾死也。夫藏舟于壑,藏山于泽,谓之固矣。然而夜半有力者负之而走,昧者不知也。藏小大有宜,犹有所遁。特犯人之形,而犹喜之。若人之形者,万化而未始有极也,其为乐可胜计邪!故圣人将游于物之所不得遁而皆存。善夭善老,善始善终,人犹效之,又况万物之所系,而一化之所待乎!”   

  关于人的生与死以及人间世的养生问题,庄子在前面的美白还需一直这么去做《逍遥游》、《齐物论》、《养生主》等诸多文章中,早已通过生动活泼的寓言有过明确的论述。但庄子始终是站在道的角度上进行分析说明的,认为生死是两相转化,无所谓生也无所谓死。人顺应自比较严重的白癜风的危害都有哪些然而生,顺应自然而死,人若为顺乎自然之事痛苦就违反了自然法则。并用薪火喻生死之变化——古人以薪裹动物脂肪燃烧取光,脂膏燃烧转化为光——从而让人领悟由生入死亦通薪尽火传,无非是形式上的一种变化,无须悲伤。在《大宗师》的前面关于真人中又告诉人们说:“古之真人,不知说生,不知恶死;其出不,其入不距;翛然而往,翛然而来而已矣。不忘其所始,不求其所终;受而喜之,忘而复之,是之谓不以心捐道,不以人助天。是之谓真人。”   

  在这里庄子又告诉你我:“天地赋予了我形体而让我有所寄托,给人生命而让我劳,用衰老使我安闲,用死亡来使我安息。所以把生视为好事,也应把死视为好事。”   

  那么,如何去对待呢?庄了始终强调人应遵循天道的安排,顺乎命运,“安时而处顺”,以一切变化所依赖的大道为效法对象。并以干涸之水的游鱼喻濒死之人,认为与其在死亡降临之时而苦苦争扎,不如忘记生时的欢乐,坦然地面对死亡。   

  当然,这鱼之寓言是不能与人类相提并论,但从这鱼之寓言中也能显示出患难与共而仁慈守义的内涵。所以,后来遂以“以沫相濡”等比喻亲人或同在困难处境之中的人,用微薄的力量互相帮助,延续生命。与“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相合,多用于形容夫妻感情深厚,到老年之时各自用微薄的力量互相帮助,共渡难关。   

  接着,庄子又以藏匿东西来比喻,“将船儿藏在山谷里,将山藏在大泽中,可以说是十分牢靠了。然而半夜里有个大力士把它们连同它们一块儿背着跑了,睡梦中的人们还一点儿也不知道。将小东西藏在大东西里是适宜的,不过还是会有丢失。假如把天下藏在天下之中就不会丢失了,这就是万物的普遍实情。”同样,时间会“偷”走人的生命,却偷不走天下。如果人可以“与天合二为一”,天不灭,人就可以长生,所以,“人们一旦获得了人的形体便十分欣喜,如果人的形体,千变万化而没有止境,那快乐之情还可胜计吗?所以圣人将游于不会亡失的环境里而与大道共存。对于生老病死都善于安顺的人,人们尚且加以效法,又何况那万物所联缀、一切变化所依托的“道”呢!”   

  但是,庄子认为这人的长寿并不是真正的长生,这在《齐物论》中他就将秋毫说成大,泰山说成小,早夭的婴孩说成长寿,八百岁的彭祖说作早夭,是因为他在以“道”与之作比较,因而得出了“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生命论断,即使是形消亡,但精神可在薪火相传中而不灭,老子对此曾谈论到,说:“死而不亡者寿。”也如现代诗人臧克家有诗所说:“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所以,庄子所说的长生,一是形体上的长寿;一是精神上的不灭。而他更是追求心灵顺应“大道”,以“藏天下于天下”之中的气魄跳出万物的束缚,与天地精神相往来——逍遥自在。这对现实社会中的芸芸众生来说,如果说平凡之人在形体上长寿活到百岁,还是有可能的,如果这样,那么他(她)们在心态上也一定与他(她)人不同,中央电视台曾经播放过的哪些长寿老人就是明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网站地图|帮助中心|商务合作|法律声明|诚聘英才|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0-2012 宁波夜网论坛 (www.0574snyw.com)  版权所有
官方QQ:2030314199  邮箱:2030314199@qq.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