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夜网_宁波夜生活_宁波夜生活网_宁波夜网论坛

标题: 读庄子话游方 22q0ai0f [打印本页]

作者: apuup    时间: 2016-11-10 02:06
标题: 读庄子话游方 22q0ai0f

   

  游方:一般指游览,云游,周游。北魏郦道元《经注?序》云:“今寻图访迹者,极聆川域之说;而涉土游方者,寡能达其津照。”吴越钱镠《天柱观记》:“游方有志,蹑屩[juē]忘疲。”又谓医生流动行医:游方郎中,清吴炽昌《客窗闲话初集?某驾长》:“海昌有游方之医王姓者,奔走江湖间,获利颇丰。”   

  然而,在儒家却将它分为游方之内和游方之外,这是为什么呢?庄子又在《大宗师》中从交友开始谈起,将儒家和道家对“礼”的不同进行了一定的探讨。请看(原文)如下:   

  “子桑户、孟子反、子琴张三人相与友,曰:‘孰能相与于无相与,相为于无相为?孰能登天游雾,挠挑无极;相忘以生,无所终穷?’三人相视而笑,莫逆于心,遂相与为友。”   

  从文中可知,在交朋友这个问题上,庄子将其提升到道的高度来加以阐发,这已在本文中已是第三次了,一是“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二是“孰能以无为道……”(详见《读庄子话奈何》一文),在这里庄子同样在告诉我们交朋结友应该将外相放下,结交于不相交的“无”中;相助在没有相助痕迹之中;相助于无所谓的相助之中。只不过这一次并不限于自身所识之友而已。   

  在现实社会中,人与人结交,总是突出在情、义、利上。“人以类聚,物以群分”,这也是自然而然的。但是在今天也确有如庄子所言交友于道之“无”中,有一封真实的《感谢信》很能说明问题:   

  “可敬的叔叔、阿姨、各位同学们:我和你们天各一方,相见无期,你们却把微薄的收入,甚至把你们的助学金、生活费,或者靠卖几个字画的钱寄给了我。而你们当中甚至本人就有残疾,没有经济收入,而要用你们宝贵的血来挽救我……近来我的脑海中经常出现你们的身影。有年迈的老人,有可爱的军人,有可敬的老师,还有很多我不相识的人……我无法具体描绘你们的形象,但你们的高尚品格,助人为乐的精神将永存于我心中,永存于我家乡父老的心中……   

  唯一遗憾的是我不能面见答谢各位。在此请接受用你们的爱心挽救的人的深深谢意,愿你们的爱的春风暖遍祖国,充满世界。   

  为了不辜负你们的一片爱心和良好祝愿,我将继续我的学业,继续我的事业,争取取得优异的成绩,献给关心我的远方的各位朋友们。   

  愿我们的心永远相通。”   

  至于“登上天空游于云雾,跳跃于无极之中;忘了生死,没有穷尽。”庄子在这里与以往一样是在宣扬其道家之“道”中所必须担得起、放得下的“虚静、清明”的“外物、外天下、忘我”之“心斋”。既然都已经把自己的生命放下了,把朋友间的情感也放下了,一切都放下了。那么,我们的精神,也就能在无垠的天地之中逍遥而游了。只有这样,才是真正的友交,于是“三人相视而笑,心意投合,于是互相结为朋友”。   

  在人间世中,生与死这个重大问题是无论如何也是无法回避的。人,从出生的那一刻起就已经决定其终必死亡。所以,人们常把人的一生比作旅行,于是出生便是这旅行的开始,死亡也自然成为这旅行的终结。在这短短的生命旅程中基本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自然生命,就是生老病死;一个社会生命,那就是人生的劳。人年青时都是很自然的;只有到了夕阳之年,一般人才会感觉到自然生命的可贵。问题是,我们在这短暂旅程之中,如何来面对生命,如何来面对生活,如何来面对生命的终结,具有不同境界的人会有不同的观念。   

  所以,庄子接下来在这个问题上,重点从道家与儒家之间的不同观进行了无辩之辩。   

  “莫然有间,而子桑户死,未葬。孔子闻之,使子贡往侍事焉。或编曲,或鼓琴,相和而歌曰:‘嗟来桑户乎!嗟来桑户乎!而已反其真,而我犹为人猗!’”   

  从文中可知,道家在生死观这一问题上是主张超脱世俗的束缚,认为“天道无为”,故皆应顺应自然,“生也死之徒,死也生之始”人的生死就如同昼夜转化,生老病死“自然而然”,生是一种存在形式,死是人存在的另一种形式。生死同样美好,皓月当空何等爽朗,点点繁星也分外静谧。所以,那些随顺自然化变的人,既以生为乐事,同时也以死为乐事。因此,就会出现几乎与世人皆知的庄周妻子之死“则方箕踞鼓盆而歌”一样的故事:子贡所见到的子桑户死后而不可理喻的情境:只见子桑户的两个朋友孟子反和子琴张,“一个在编挽歌,一个在弹琴,相互唱和道:‘哎呀,子桑户啊!哎呀,子桑户啊!你已经返归本真了,可是我们还寄寓在人世啊!’”不仅不难过,而且就跟办喜事一样!   

  是啊,人本源于“无”,而终又归于“无”。在庄子看来死就是回“家”是休息,“长眠不失为一雅号”,真是应该值得庆贺的一件事情。   

  但是,当子贡看到、听到了这不可思议的情境后“趋而进曰:‘敢问临尸而歌,礼乎?’二人相视而笑曰:‘是恶知礼意!’”   

  子贡听了他们的言论,也并没有明白是怎么回事,上前而诘,反受“不知其礼”之嘲笑。于是,“子贡反,以告孔子,曰:‘彼何人者邪?修行无有,而外其形骸,临尸而歌,颜色不变,无以命之。彼何人者邪?’孔子曰:‘彼,游方之外者也!而丘,游方之内者也。”外内不相及,而丘使女往吊之,丘则陋矣。”   

  从孔子言中可知,儒家子贡看到道家如此对待死者的不可思议,其根源正是道儒两家在人生观之中有着不同的价值取向,孔子在这里用非常简洁明晰的语言,一语道破了道儒之别,道家游于天地四方之外的人,儒家则是生活在天地四方之内的。所以,孔子后悔道:“天地四方的内外彼此不相及,而我让你前去吊唁,我孤陋寡闻了”。   

  何谓“游方之外,游方之内”,有一个老子与孔子的典故很能说明:   

  当年,孔子曾在东周都城向老子请教。临别时,老子亲为其送行。当他们行至黄河之滨,见河水滔滔,浊浪翻滚,其势如万马奔腾,其声如虎吼雷鸣。孔丘伫立岸边,不觉叹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黄河之水奔腾不息,人之年华流逝不止,河水不知何处去,人生不知何处归?”   

  闻孔丘此语,老子道:“人生天地之间,乃与天地一体也。天地,自然之物也;人生,亦自然之物;人有幼、少、壮、老之变化,犹如天地有春、夏、秋、冬之交替,有何悲乎?生於自然,死於自然,任其自然,则本性不乱;不任自然,奔忙於仁义之间,则本性羁绊。功名存於心,则焦虑之情生医治白癜风的著名专家郑华国;利欲留




欢迎光临 宁波夜网_宁波夜生活_宁波夜生活网_宁波夜网论坛 (https://0574snyw.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